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  一个人的振兴
  ——西政校长龙宗智

  作者:海棠依旧

  近日,新语丝上菊东篱的一篇《黄叶翻飞的校园》又掀波澜,把当下几位教
授的调离归咎于龙宗智,指责龙宗智“不负责任、滥用权力、治校无方”。但笔
者认为,这种判断过于狭隘,甚至错误,也不合逻辑:

  1、把赵万一等教授的调离归咎于龙教授不合逻辑。一般而言,一个人调离
原单位,可能有以下原因:职位升迁、经济待遇更高、回归故里、在原单位不受
重用甚至受到打压等等。赵万一教授在西政已经是民商法学院的院长,调到上海
大学也不过是法学院的院长,这一职位的含金量及权威性远不能跟他的现任职位
相比,如果是因为龙宗智对他打压,那么,现在龙宗智卸任了,赵翻身解放、扬
眉吐气的时机到了,又为何要调走呢?因此,几位教授的调走(姑且不论是否真
实)不可能是因为对龙教授不满,而恰恰可能是因为龙教授不愿连任从而对西政
丧失信心所致。

  实际上,西政的人才流失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,其一,西政的优秀师资吸引
全国各地高校的注意,这些高校不惜重金挖抢人才;其二,国家对于有些城市在
优惠政策上作了更多倾斜,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,使子女的升学、就业有很大差
异,比如,在北京、上海,考上国内及香港顶尖大学的机会要比其他省份高出10
倍以上,在地方只能上一般一本,在北京和上海则有可能上清华、北大、复旦、
港大;北京、上海的用人单位有时只招本地户口,而这些调走的教授大多属中年,
面临子女升学就业问题,笔者所在单位一名优秀教授就是为了享受北京的招生政
策调往中科院;其三,学术资源过于集中,形成垄断。一些地方学者很难从中分
到一杯羹,课题、奖项资源集中在某些地方已是不争的事实,从而导致一些学者
流向学术资源更丰富的地方;其四,西政作为地方性院校,地方政府的投入有限,
本身的财力有限,难以通过经济上的待遇留住人才。可见,要想留住人才,既有
内忧、也有外患。

  2、龙宗智教授在位期间,西政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,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
得以展开,如金开名家等学术讲坛云集了众多国内法学、哲学名家前来讲座。如
邓正来、贺卫方、邓晓芒、陈兴良、周国平等等。容百家之长、集百家之说,使
西政成为学术的创造、研讨、传播之地,恰恰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得力举措,怎能
断言龙教授治校无方?据我了解,龙教授不仅以校长身份主持、参与讲座,还数
次以嘉宾、点评人的身份出场,或许,龙教授的愿望不仅在于学术的奉献,更期
待榜样的示范作用!真是用心良苦!

  3、东菊篱指责龙教授通过“校长办公会议纪要”的形式直接任命没有通过
国家职称评定的人担任教授、博导。作为一校之长,是否连这点权利都不能拥有
呢?如果一个人具有真才实学,为什么就不能被聘为教授呢?想当年,蔡元培不
就是破格聘请梁漱溟到北京大学任教吗?

  4、指责龙教授滥用学术权力、形成学术腐败就更加是无稽之谈了。龙宗智
担任学报编辑、现代法学编辑,只要他能公正录用稿件、保证稿件的高学术质量,
又何罪之有?菊东篱有什么证据证明龙宗智在此存在学术腐败问题?没有证据的
话,可就涉嫌诽谤了。我以为,以龙教授的学术造诣,担任编辑是最适合不过啦。

  5、学校职工违法犯罪也归责于龙宗智不符合归责原则。一个人承担的职责
需与他享有的权力相对应,具体而言,在这里还涉及到龙教授和张国林书记的权
责分工问题。在高校,一般都是书记管人事。龙教授在人事制度上究竟有多大的
权力?他是否有权聘请或解雇任何一个教职工?人事到底是张书记管还是龙校长
管?在没有搞清楚之前,没有理由说明是龙宗智的责任。 

  龙宗智接手的西政,一如普京接手的俄罗斯,注定要面临许多困难,注定了
龙先生的校长之路充满荆棘,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:龙宗智主事西政期间,既要
解决前任烂尾楼问题,又要推动学校冲刺211;既要重振往日辉煌,又要全力应
对人才争夺;既要面对学校财政来源匮乏, 又要全面提高教职工的经济待遇。
除此以外,还要解决长久以来西政形成的衙门作风严重、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,
真可谓内忧外患。尽管如此,新班子还是很快调整好了心态,明确了治校目标:
引进人才、加强科研、本科迎评以及向211冲刺。随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,
原来的伤感、颓废气息已一扫而光,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学术气息和一片生机勃
勃的景象。

  只是,要振兴西政,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谈何容易!

(XYS20061011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